一個來訪的治療師說:對我來說傾聽自己非常困難。我能看見別人的問題,但看不見我的。

這種情況總是發生在那些幫助別人的人身上—團體帶領者/老師,心理分析師,治療師。它發生在所有這類人身上,因為漸漸地他們變得太過關注別人。他們傾聽別人的問題,他們試圖解決它們,但這一切努力可能只是一種逃避,逃避他們自己的問題。這是我的理解,因為有這麼多心理分析師、治療師和團體帶領者來找我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愛沒有定義。那是其中一個不能定義的。我無法讓你看到它。但我可以給你去經驗它的方法。

第一步:擺脫你的父母。我的意思是你內在父母的聲音,你內在的制約。抹除它們…你會變成自由的。你首次同情你的父母,否則你會憎恨。每個人都恨他的父母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問:我爸爸突然過世了,不知怎地,我覺得必須去陪我媽媽,去結束那裡的一些東西。我強烈地感覺和她在情緒上有某種未完的東西,現在似乎是時候了。

   答:和父母的情況總是如此。這種親密關係就是這樣,要結束它需要極大的意識—唯有如此它才能結束。即使是想要結束它的想法,可能也不會讓它結束。所以別抱著這種想法了。只要人在那裡就行了……很自然地在那裡,帶著愛在那裡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問:我一想到要去看我父母,胃就好像糾了個結。我不是對他們很疏離、很機械化,就是很愛爭論、防禦心很強。我對他們沒有慈悲。我應該去做心理治療嗎?

答:不需要,這只是來自過去的恐懼。你的能量很好:這個結並不是糾在態量裡,而是糾在記憶裡。這是兩回事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父母對我很失望,他們總是很煩惱。我究竟對父母有什麼樣的義務?

奧修:家庭的困擾就在於小孩會脫離童年,而父母永遠脫離不了父母的角色!人甚至沒有學到父母的角色,並不是你要執著一輩子的東西。小孩一長大,父母的角色就結束了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問:我對媽媽感到內疚。我無法給她愛和關心,自從我們住在一起之後,情況更糟了,我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她。

奧修:有幾件事。首先,爸爸、媽媽要求太多了,多過小孩所能給予的,因為自然的進程是:他們愛你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小孩,但你無法用同樣的方式愛他們,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小孩。你會愛你的小孩,然後同樣的事又重演一遍:你的孩子將無法用同樣的方法來愛你,因為河流是往前流的,而不是倒著流的。自然的進程是父母會愛小孩,小孩會去愛他們的小孩,無法逆向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災難的年代使你意識到真相的原貌。它一直是脆弱的,每個人一直處於危險中。只是因為在平常的日子裡,你是熟睡的,所以你看不見:你不斷做夢、想像未來即將來到的美麗事物,但是當危險即將到來,你會突然意識到可能不會有未來、不會有明天,這會是你唯一剩餘的時刻。

所以災難的年代是非常發人深省的。它們並不會為世界帶來任何新的事物,它們只是使你意識到世界的原貌--它們會喚醒你。如果你無法了解這點,你會發瘋;如果你了解,你就會覺醒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問:我第一次很生父母的氣。我的怒氣和愛有很大的衝突,使我覺得很傷心。你可以幫我嗎?

奧修:如果孩子不瞭解可憐的父母在不知不覺中、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對他們所做的事,每個孩子都會很生氣。他們(以為)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好。他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他們的意識則為零。無意識之人手中的善意是很危險的,它們無法帶來他們意圖中的結果,搞不好還會恰恰相反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鍾愛的奧修:錯過(missing)為什麼這麼吸引人?

迪娃拉吉:它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,因為藉由錯過、惋惜,自我才能生存。藉由不斷的尋找、渴求,自我才會存在,自我存在於應該「是」與「應該怎樣」之間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當愛成為執著時,就成了負擔與束縛。不過,愛何以會變成執著呢?首先要知道的是,假如愛成了執著,那你只是活在一個愛的幻象當中,你不過是在愚弄自己,以為那是愛。真正的情況是,你對執著有需求,如果你再看得深入一點,你將會發現你還有被俘虜的需求。

人對自由有隱約的畏懼,每個人都想當奴隸,雖然大家嘴巴上都講自由,但沒人有膽量進入真的自由,因為當你真正的自由時,你是單獨一個人的。

雲水靜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